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China has a brilliant culture and enjoys a long history

两岸同胞  同根同源

We have common history and culture, We are one family

台湾,中国的美丽与哀愁

首页标题    台湾新闻    深游    图片    台湾,中国的美丽与哀愁

台湾,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台湾的意义,需要更开阔的眼界

 

 

台湾,中国宝岛
它最早的名字叫「美丽岛」

 

台湾青年演员 柯佳嬿 许玮甯

 

 

你好,台湾

 

400年前,葡萄牙人初登台湾岛时,
因风景优美取名「福尔摩沙」,译为美丽岛。
 
大陆赴台旅游开放迄今12年,
台湾游一度很火;
但鉴于两岸关系,2019年8月1日起,
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暂停。
 
时隔1年,台湾久违了!
但它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线。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制图©时差岛 

 

台湾,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认识台湾的意义,需要更开阔的眼界:

 

站在世界地图前,

将中国台湾与日本、韩国、菲律宾、

马来西亚、新加坡串联起来,

将看见一条弧线。

美国将它称为「太平洋第一岛链」,

在这个岛链上设军事基地百余处,

像一道紧箍,企图将中国沿海紧紧封锁。

中国台湾,被看作这条「第一岛链」的锁眼。

 

 

纵使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

但台湾是中国面对太平洋的最前沿。

只有从台湾这个「大阳台」,

中国人才能一览无余欣赏太平洋的浩瀚。

 

失去了台湾,我们就不能直接拥抱太平洋,

我们和太平洋之间就会出现「第三者」。

这就是台湾对中国的意义。

 

—— 单之蔷《中国国家地理》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台湾专辑》

 

人  太平洋第一岛链 美国企图封锁中国的战略军事防线。
人  太平洋黄金通道 世界最繁忙的海上经济动脉之一,日本韩国每天3/4的货船必须通过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关乎日韩生死存亡。

 

军事上,台湾是战略咽喉;

经济上,台湾是黄金生命线;

更是中国雄鸡踏足太平洋的「前脚掌」。

 

台湾作家李敖说得更狠:

「台湾是中国的睾丸,一碰就疼,

两岸关系挑拨着全世界的敏感神经。」

 

翡翠水库 台北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 Photo©齐柏林
 

 

这个敏感的台湾

我们离它,很近

 

一条浅浅的台湾海峡,最短距离135公里;

从上海飞台北不过2小时,比去深圳还近;

厦门到金门最近处仅1.8公里,彼此能望见,

除夕夜都能听见对岸的鞭炮声。

 

「修海底隧道直达台湾」这个构想如实现,

开车去台湾也就1个多小时。

 

制图 © 时差岛

 

我们离台湾,依然很远

 

政治和军事话题太吸引眼球,

娱乐明星、综艺八卦仍时常蹿上热搜,

但我们对台湾真的熟悉吗?

 

台湾归来,感动于小清新、浓浓人情味,

也同时吐槽:台湾没啥看头嘛!

日月潭、阿里山景色平平,

台北、高雄一点不像大都会……

而那些小岛的复杂往事,美丽与哀愁,

旅行者步履匆匆,难再追问。

 

两岸之于彼此,仍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Photo©Kenny Teo

 

今天,与「时差岛」
一起遥远地看看台湾的
山、河、海、岛、人

 

 

            

台湾的诞生

 

地理上,

台湾岛与大陆曾连为一体。

 

1.92亿年前,频繁地震和地壳挤压,

台湾岛一点点被拱高,冒出海面。

约1200万年前,两岸分离,

台湾西部大陆架下沉,被填成海峡。

 

这一升一降,

诞生了今天的台湾岛。

 

台湾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边缘,地震频繁。

 

今天的台湾,中国第一大岛
面积3.6万k㎡ ≈ 北京×2
人口2360万 ≈ 北京
 

中央五大山脉将岛屿一分为二

切割成70%高山丘陵,30%平原


 

 

 

            

台湾,高高的山

 

 

论高山密度,台湾世界第一

 

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有268座,

台湾第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
比日本富士山、四川峨眉山还高出几百米。

 

中国东部各省没谁能和台湾比「身高」,

往西一直到四川贡嘎山,才超越了台湾。

 

玉山雪景 台湾最高峰,虽位于亚热带,冬季仍白雪皑皑Photo©齐柏林

仅就高度而论,大陆五岳都矮了三分。
 

由于高山极密、落差极大,

几千米狭窄空间内折叠了

极为复杂多样的地貌和物种,

火山、雪峰、峡谷、冰川、瀑布、溪流......

 

这正是「美丽岛最雄浑壮美的景观。

 

  九九峰 台湾中部奇特景观,九十九座尖峰林立。Photo©齐柏林
 田寮月世界 南部浅山地带,因像月球表面被称为「台湾小冰岛」。 Photo©齐柏林

 

山脉褶皱,多隐秘峡谷。

太阁鲁峡谷,台湾八景之一,

也是台湾最有潜力的「准世界自然遗产」。

 

 太鲁阁峡谷 位于台湾东部花莲 Photo ©kelly cheng

 

因地壳运动积蓄的能量,

造就了台湾三大火山群:基隆、大屯、澎湖,

最热门的要算大屯火山群的野柳地质公园。

 

澎湖群岛鸡善屿 六角形柱状节理玄武岩。Photo©齐柏林 

 野柳地质公园  位于新北,风化海蚀而成的奇石群。最著名的女王头、仙女鞋、烛台石吸引了大量游客。据地质学家预测,因海蚀严重,女王头很可能在2040年断掉。Photo©林添福 

 

但在大陆人的台湾情结里,

最爱的还是海拔仅2000米的阿里山。

高山青、涧水蓝、少年壮如山,

邓丽君《阿里山的姑娘》流传了数十年。

 

 阿里山小火车 世界三大高山火车之一,从100米攀升至2200米,攀爬坡度比印度著名的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还要高。但2003年、2011年两次小火车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使其安全性遭到严重质疑。 
 
 

 

            

台湾,绿绿的岛

 

世界上少有像台湾这般

经济发达却同时生态极好的岛屿,

森林覆盖率高达50%。

 

中央山脉拦截太平洋的水汽,

形成丰富降雨,雨水汇集溪流,

顺山势流下,润泽繁茂的植被。

 

十分瀑布 台湾宽度最大的瀑布,北部热门景点  Photo © 齐柏林

 

小学课本里的日月潭,

藏于南投山涧,台湾第一大湖。

 

日月潭 湖中央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Photo©齐柏林
 

中部南投的「忘忧森林」,

一处诞生于地震的美丽秘境。

 

忘忧森林 有台湾九寨沟美名,原是一片柳杉森林,9.21地震后形成堰塞湖,树木没在湖中。 Photo©齐柏林

 

曾因破坏自然生态,

台湾也遭受过惨痛教训:

 

台湾生态环境一度遭到严重毁坏,

尤其是日本殖民时期和国民党退据台湾早期,

为了制造樟脑,180万株古樟树砍伐殆尽;

为了出口鹿皮,岛上野生梅花鹿全部灭绝;

为了发展工业,53%河流被废水污染

......

 

南投溪头森林,成了台湾青少年自然教育园区。Photo©vcg

 

人类的重重虐待下,大地反扑,

台湾的洪灾从历史上的每20年一次,

逐渐演变为10年、5年、2年、1年一次…

 

台湾人逐渐醒悟,

建立起了95座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如今,一个郁郁葱葱的美丽小岛又复活了。

 

关渡平原淡水河红树林自然保留区 《下淡水河写着我等介族谱》 唱过这条河! Photos©齐柏林

 

 

            

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

 

台湾人的生存空间狭小,

幸好拥有辽阔的太平洋。

 

清水断崖 苏花公路 贯穿台湾东部,号称世界第二大断崖。海岸山脉直插入海,气势雄伟,也多山崩落石隐患。

坐台铁环岛,小车站、火车便当都是美好回忆。Photo©Morris Lu
 

台湾除了本岛,还有80多个附属离岛,

它们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太平洋海面。

 

最大的兰屿,最亲切的澎湖,
还有绿岛、小琉球、基隆屿……
是台湾人的毕业旅行、蜜月度假的「远方」,
也有我们最熟悉的阳光、沙滩、老船长。
 

按《台湾地区综合开发计划》的标准将离岛分三级:离岛一级为兰屿、安吉、绿岛等,离岛二级为吉贝、望安、龟山、虎井等,离岛三级为马公、湖西等。

 
台湾岛四面环海,风格却迥异:
 

东海岸刚烈,多荒蛮崎岖的断崖;

西海岸温柔,多沙滩泻湖而平缓;

北海岸热燥,多火山而适宜远眺;

南海岸明媚,多珊瑚礁适宜潜水。

 

彭佳屿 距基隆约56公里,典型的火山岛
七美岛的双心石沪 澎湖浅水区,当地居民古老的筑沪捕鱼法
 鹅銮鼻半岛 台湾最南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垦丁公园位于此,一双人字拖泡完整个夏天。 Photos©齐柏林

 

台湾人的「环岛骑行

 

电影《练习曲》《海角七号》

掀起了台湾环岛骑行的热潮,

唤醒了又一代年轻人。

 

从台北,一路骑到最南端的垦丁、恒春,

去参加每年4月的春天呐喊音乐节,

呐喊着自己的青春、爱与伤……

 

电影《练习曲》
一位听障患者背着吉他环岛骑行

 
纪录片《不老骑士》
一群八旬台湾老人骑摩托车环岛

《不老骑士》2011年,17位平均81岁的老人骑着摩托车环游台湾。生命暮年,15天走完1139公里。奥美将故事改编成微电影《梦骑士》,感动全台湾。

 

 

 

            

台湾,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山、河、海、岛

最终是人类塑造了台湾。

那么,究竟谁是台湾人?

 

台湾歌手张震岳、萧敬腾来自台湾少数民族阿美族,张惠妹是卑南族。
 

台湾人主要有三个族群:

本省人、外省人、原住民。

 

制图©时差岛 图表创意源自©帝都绘

 

台湾历史400年,

3大族群、4次移民

塑造了今天的台湾社会。

 

最早是原住民:

 
如今台湾有16个少数民族,约56万人,
他们在小岛生存了8000年。
17世纪,因无法与汉族移民抗衡,
退居高山深林,被统称为高山族。
 

他们也曾横渡太平洋,四海漂泊,

与菲律宾、马来西亚、马达加斯加、新西兰

等太平洋岛民有血缘近亲。

 

钟亚庭《传承》,2020 索尼世界摄影大奖台湾地区金奖。 电影《赛德克巴莱》也讲述了原住民与日本人、外省人的斗争史诗。
 

本省人是郑成功的后裔,

主要是福建闽南人、广东客家人。

 

1624年,荷兰人和西班牙人

将中国台湾拽进世界史,发展海上贸易。

 

38年后,福建人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人,

大量闽南老乡、客家人追随他三次移民台湾,

占据最肥沃的沿海平原,拓垦耕种,

成为今日2000万「本省人」。

 

泉州人来得最早,占据沿海良田,稍晚些到的漳州人来到南部平原,客家人来得最晚,不得不落脚在高山与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带。

 

《人与土地》

台湾摄影之父©阮义忠

 

 

国民党退据台湾,外省人来了

 

甲午战争后,日本殖民台湾50年。

1949年,国民党150万人败退台湾,

台湾迎来第四次移民潮,人口激增至600万。

外省人将大陆各省的文化习俗带入台湾,

使台湾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熔炉。

 

《1950年的蒋中正》

美国摄影记者© John Dominis

到1987年戒严结束,台湾经历了40年白色恐怖。

 

《正方形的乡愁》

台湾摄影之父©阮义忠

▲台湾摄影师阮义忠的作品集《人与土地》《台北谣言》《正方形的乡愁》《失落的优雅》记录了一个逝去的时代。

 

外省人军属家眷的800多个村落,

形成了独特的台湾眷村文化。

邓丽君、郭台铭、李安、白先勇、侯孝贤、林青霞、张艾嘉等名人来出身眷村。

 

▲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真人秀中,大小S学爷爷讲山东话,范晓萱说自己祖籍湖北。

▲眷村是大陆游客最感兴趣的主题游之一。图为台中「传奇景点」彩虹眷村。Photo©cheng Yi

 

少数民族和移民斗
闽南人和客家人斗
本省人和外省人斗
......
三个族群的抱团、争斗、爱恨,
竟让一个蛮荒小岛超快跑到现代社会,
构成了台湾故事的主旋律。

 

所有的颠沛流离
最后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离死别
最终都发生在某一个码头
上了船,就是一生

—— 龙应台《大江大海》

 

 西螺大桥 跨越了台湾最长河流浊水溪,桥墩由日本人建,战后又由美国援助贷款兴建,曾号称远东第一大桥。Photo © 齐柏林

 

 

 

            

台湾,我的故乡在远方

 

三大族群的命运沉浮,

塑造了台湾的城乡格局。

 

 

台湾有鲜明的南北差异:

外省人多在台北,都是讲台普的「高富帅」;

本省人多在南部,讲闽南客家话的「乡土台客」;

原住民多在东部,说着大家都听不懂的话。

—— 这是台湾人常爱自我调侃的话题。

 

基隆 台湾最北端的城市,也是海运枢纽港口之一,与南部高雄并称两大港都。

 

台湾北部,最繁华的都会圈

 

今天的台北并不以颜值取胜,

大陆人说它像北上广的城乡结合部,

台湾人也感慨「北京好多101大厦啊!」

 

但台湾综艺之父王伟忠说:

北京好看不好玩,台北好玩不好看。

言外之意:台北生活舒服。

 

台北101大厦 台北地质松软、台风地震频发,不适宜建超高大楼。高达508米的台北101已是工程界一大突破。 Photo ©vcg

 

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馆、中山纪念馆、阳明山……这些都是大陆游客最惦记的必游景点。

 

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毛公鼎。 Photo © John Seaton
 

一张台北地图 = 浓缩的「中国」

香港的路名很殖民,台湾的路名很爱国。

在台北街道名字里读懂中国式「乡愁」,

你能否在台北地图上找到家乡?

 

在台北地图上,以南北向的中山路、东西向的忠孝路画一个大十字坐标,分出上下左右四大块,就能和中国大陆地理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城市对号入座了(也有个别例外)。1947年奉命为台北街道命名的,是一位上海籍建筑师叫郑定邦,他的灵感来自上海街道命名法。

 

 

台湾南部,才是台湾最早的记忆

 

台湾400年,台南当了263年省会,

台南、高雄、屏东、嘉义……

历史最悠久、遗迹最多、民俗最老、

小吃最地道、人情味也最浓厚。

热播剧《想见你》拍遍了台南的古早味!

 

苗栗海清宫的妈祖像   Photo © John Seaton

 

高雄,台湾第二大城市

以港口身份见证了台湾经济起飞,

同时也保留着最「传统」的一面。

 

高雄春秋阁 Photo © vcg
 
南部的「拜拜」文化
因闽南、客家人多,台湾也很迷信,
1.7万座庙堂比便利店都多,
还有7个宗教频道、宗教综艺节目。
 
当然,台湾所有神明都是从大陆请来的:
全台90%人有宗教信仰,
第一信妈祖,第二信观音,第三是土地公~
郭台铭参加2020年台湾「大选」理由是:
🙏🙏「妈祖托梦叫我一定要出来!」
 

高雄莲池潭龙虎塔 Photo © rkrkrk

宗教在人间!名气最大的宗教频道是星云法师开办的人间卫视,Slogan是人间值得你百般凝视。 Photo © rkrkrk
 

 

中西部,一派农田稻香

 

一望无垠的平原,土地肥沃,

闽南先民最早择居台中,精耕细作,

贡献了台湾引以为傲的稻米、蔗糖、高山茶。

 

罗大佑唱的《鹿港小镇》就在彰化,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可有归来?

 

中部包含了台中、嘉义、苗栗、南投、彰化、云林等,是台湾最大农业产区。Photo© RiskyArt
嘉南平原 台湾第一平原  Photo © John Seaton
云林 台湾最重要的蔬菜瓜果产地之一  Photo © 齐柏林
 

 

东部,台湾人心目中的「净土

 

宜兰、花莲、台东,

人口稀少而风景迷人。

原住民退居山林,枕在太平洋的海浪上,

把悲亢、隐忍、感伤都唱成了歌,

从卑南山岭唱到兰屿海岸,

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海洋蓝调。

 

「我们现在已经都回来,

为了山谷里的大合唱……」

 

宜兰 兰阳平原,远处隐约可见龟山岛。Photo© Frank lu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新周刊》曾在一期封面上印出这行字: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这是来自大陆的慷慨赞美与真诚问候。

 

台湾演员舒淇  Photo©Richard Schroeder

 

「台湾人,很能拼」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早年,台湾移民用番薯仔形容自己:
蕃薯不怕落土烂,只求枝叶代代传。

 

台北桥匝道 台湾2300多万人,机车数量超过1500万辆,密度世界第1。机车见证着台湾经济的兴衰。Photo © rkrkrk

 
肯吃苦的台湾人,拼出了「经济奇迹」
 
短短20年跻身亚洲四小龙,
从低端代工起步,逐步打造出世界品牌,
1970年代半导体产业腾飞,
台湾芯片产量至今世界第1。
 
近年,台湾经济低迷,

2019年台湾GDP总量被福建省反超,

小岛一片哗然!

但人均GDP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港澳。

 

这些我们超熟悉的品牌
其实都是Made in Taiwan
当年台湾就如同今日广东,是世界级工厂。1990年台湾人均GDP就已破1万美元。台湾钱淹脚目,台胞曾给人的第一印象。
 
 
「台湾人,也好斗」
 
海峡生存环境凶险,不斗,活不下来!

花衬衣+刺青+金链子+歪头嚼槟榔,

打打杀杀的台湾黑帮形象,

一度成为华人圈复古时尚。

 

▲《艋舺》讲的就是1980年代末一段台湾黑帮往事。台北的龙山寺、艋舺、西门町就如同香港的深水埗、旺角,都是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

 

这种好斗也体现为政治闹剧。
 
大陆游客去台湾,第一件事不是逛景点,
而是打开酒店的电视机看台湾政客吵架。
「台湾的政治节目比综艺好看一万倍!
什么都敢骂,也太刺激了吧……」
 

 

 

「台湾人,又好嗲~」
 
台湾,一个到处卖萌的小社会。
嗲嗲的台湾腔,实在让人酥麻。
好赞,就酱啦,我宣你啦!
志玲姐姐的娃娃音,谁不爱。
 
就连骂脏话,也是嗲的,
气势很弱:要怎样?!
酸一点:香蕉你个芭拉!狠一点:干!
最多加一句:干你娘咧~
 
随后,又马上道歉。
台湾人的口头禅是「不好意思」,
独特的道歉文化,透着台式温情。
 
高德地图数据:2016年林志玲语音导航上线,当日APP下载量超6倍、新增用户飙升230%。
 
 
「台湾人,小清新」
 
小清新、小确幸、小文艺、小日子……
台湾人用「小小的美」一点点融化你。
 

人情味,成为台湾旅游搜索率最高的一个词。

 

咖啡馆+民宿+文创,轻易俘获游客心;

每一件伴手礼,都藏着细腻巧思;

每一所民宿背后,都有一户善良主人;

每一间咖啡馆,都藏着一个归乡青年的小梦想。


日本摄影师川岛小鸟作品集《明星》,拍出了最台湾的人情味。

 

热闹的夜市小吃,

Q弹的珍珠奶茶,也是嗲嗲的~

作家焦桐说:台湾的好处就在于,
没有大菜,只有小吃。
 

马蜂窝数据显示大陆赴台个人游最爱体验No.1:夜市!饶河夜市、永乐夜市、宁夏夜市、士林夜市、基隆夜市……卤肉饭、牛肉面、蚵仔煎、珍珠奶茶、虱目鱼……你一定比岛主更倒背如流。

 

也有一种批评声音:

小确幸让台湾没有未来。

 
据台湾大学统计,30%大学毕业生,
人生理想竟都是开一家咖啡厅。
台北独立咖啡馆数量是上海的15倍。
 
企业家郭台铭毫不客气地批评:
年轻人以开咖啡厅为满足,
这种想法的普遍程度令人不可思议。
 

😂 台湾人也表示无奈:

「我们的小确幸是被逼的!」

经济停滞,无力追求大格局、大确幸,

年轻人又跨不出台湾,只能躲在咖啡店,

服下一粒「自以为幸福」的催眠药。

 

但其实,小确幸也创造价值,

台湾把「萌+人情经济」发挥到了极致。

 

2002年台湾启动文创战略,2018年文创企业达64401家,产值突破万亿新台币,占GDP5%以上,带动就业60万人,成为台湾经济生力军。大陆人做文创、开民宿、咖啡馆,必先到台湾取经。

 

 
「台湾人,好有文化感」
 

台湾,确实存留着一张很传统的中国脸,

它是竖版书、繁体字,是温良恭俭让,

是24小时不打烊的诚品书店。

 

诚品书店,台湾文化地标 今年5月31日,全球第一家24小时书店——诚品敦南店关闭,5万人聚集书店以演讲、歌唱的方式向这一时代经典致敬并告别。
 
文化,是台湾最大的附加值。
 
港台流行文化曾影响了大陆一代人。
比起香港娱乐圈,台湾的文化气质更加突出。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台湾明星,
名单长到没法列,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李安曾说「我对世界的眼光是在台南养成的。我的纪律、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基本是台南给我的。」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台湾人」

 

注:图集所示部分人物为在台湾生活过

其人生经历与台湾关联较大,并非土生土长

 
 

            

台湾,我的美丽与哀愁

 
台湾,太特殊的一个地名,
我们在凝视她时,早已超越一般地理意义。
两岸之间,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终归,它留在大陆人心里,
依然是与我们连着筋肉的那部分。
 
但对于台湾自己,往事并不如烟。
四百年大江大海,太多故事隐忍不言。
 
 Photo © 齐柏林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这是一代台湾人的迷思。
 
跌宕身世与精神困境几乎贯穿在台湾的所有文艺作品中。从1970年代的民歌运动,到1980年代的电影新浪潮……经济腾飞并没为终极问题给出答案。
 
余光中的《乡愁》,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简单四个词概括了一代人的一生。
 
白先勇写《台北人》,
每个人物都背负着一段沉重往事。
 
罗大佑追问台湾身份的歌曲,
吴浊流寻求台湾认同的小说,
都以《亚细亚的孤儿》命名。
 
侯孝贤拍电影《悲情城市》,
悲情,更被看作是理解台湾的密码。
 
李安说:我从小到大都经历着文化冲突,我们家是外省人到台湾,后来到美国是外国人,回父母老家时则是台胞,一辈子都是外人。
 
个人与时代,乡愁与家园,温情与冷视,
都仿佛长镜头一般看似淡然,实则汹涌。
 
人生都是苦中作乐,
台湾的美丽与哀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Photo © 《悲情城市》电影剧照

 

史学家许倬云写《台湾四百年》,

这是一位髦耋老人对海峡两岸未来的忧思与期盼,他在书中反复提到一个词:理解。

 

请理解,一群来自中国大陆的人,
在一个海岛上四百年的挣扎与艰难,
四百年的血泪汗……
若理解台湾人的这份心情,
对于四百年历程会多一份「同情」,
而不把它当做「别处」或「他方」看待。
 
—— 许倬云《台湾四百年》

 

今天,祖国宝岛台湾

又处于一个历史十字路口,

国际局势复杂,两岸关系紧张。

不谈论军事政治,

若这些文图能带你远眺一下美丽岛,

想起一杯茶、一首歌、一个人,或已足够。

 

新北石门区的海滩 Video © 齐柏林《看见台湾》 

 

台湾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相逢有期

2020年9月25日 10:5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