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的美丽与哀愁
台湾,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台湾的意义,需要更开阔的眼界

你好,台湾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制图©时差岛
台湾,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认识台湾的意义,需要更开阔的眼界:
站在世界地图前,
将中国台湾与日本、韩国、菲律宾、
马来西亚、新加坡串联起来,
将看见一条弧线。
美国将它称为「太平洋第一岛链」,
在这个岛链上设军事基地百余处,
像一道紧箍,企图将中国沿海紧紧封锁。
中国台湾,被看作这条「第一岛链」的锁眼。
纵使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
但台湾是中国面对太平洋的最前沿。
只有从台湾这个「大阳台」,
中国人才能一览无余欣赏太平洋的浩瀚。
失去了台湾,我们就不能直接拥抱太平洋,
我们和太平洋之间就会出现「第三者」。
这就是台湾对中国的意义。

军事上,台湾是战略咽喉;
经济上,台湾是黄金生命线;
更是中国雄鸡踏足太平洋的「前脚掌」。
台湾作家李敖说得更狠:
「台湾是中国的睾丸,一碰就疼,
两岸关系挑拨着全世界的敏感神经。」

这个敏感的台湾
我们离它,很近
一条浅浅的台湾海峡,最短距离135公里;
从上海飞台北不过2小时,比去深圳还近;
厦门到金门最近处仅1.8公里,彼此能望见,
除夕夜都能听见对岸的鞭炮声。
「修海底隧道直达台湾」这个构想如实现,
开车去台湾也就1个多小时。
制图 © 时差岛
我们离台湾,依然很远
政治和军事话题太吸引眼球,
娱乐明星、综艺八卦仍时常蹿上热搜,
但我们对台湾真的熟悉吗?
台湾归来,感动于小清新、浓浓人情味,
也同时吐槽:台湾没啥看头嘛!
日月潭、阿里山景色平平,
台北、高雄一点不像大都会……
而那些小岛的复杂往事,美丽与哀愁,
旅行者步履匆匆,难再追问。
两岸之于彼此,仍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台湾的诞生
地理上,
台湾岛与大陆曾连为一体。
1.92亿年前,频繁地震和地壳挤压,
台湾岛一点点被拱高,冒出海面。
约1200万年前,两岸分离,
台湾西部大陆架下沉,被填成海峡。
这一升一降,
诞生了今天的台湾岛。
▲台湾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边缘,地震频繁。
中央五大山脉将岛屿一分为二
切割成70%高山丘陵,30%平原
台湾,高高的山
论高山密度,台湾世界第一
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有268座,
中国东部各省没谁能和台湾比「身高」,
往西一直到四川贡嘎山,才超越了台湾。
▲玉山雪景 台湾最高峰,虽位于亚热带,冬季仍白雪皑皑Photo©齐柏林

由于高山极密、落差极大,
几千米狭窄空间内折叠了
极为复杂多样的地貌和物种,
火山、雪峰、峡谷、冰川、瀑布、溪流......
这正是「美丽岛」最雄浑壮美的景观。


山脉褶皱,多隐秘峡谷。
太阁鲁峡谷,台湾八景之一,
也是台湾最有潜力的「准世界自然遗产」。
▲ 太鲁阁峡谷 位于台湾东部花莲 Photo ©kelly cheng
因地壳运动积蓄的能量,
造就了台湾三大火山群:基隆、大屯、澎湖,
最热门的要算大屯火山群的野柳地质公园。
▲澎湖群岛鸡善屿 六角形柱状节理玄武岩。Photo©齐柏林
▲ 野柳地质公园 位于新北,风化海蚀而成的奇石群。最著名的女王头、仙女鞋、烛台石吸引了大量游客。据地质学家预测,因海蚀严重,女王头很可能在2040年断掉。Photo©林添福
但在大陆人的台湾情结里,
最爱的还是海拔仅2000米的阿里山。
高山青、涧水蓝、少年壮如山,
邓丽君《阿里山的姑娘》流传了数十年。

台湾,绿绿的岛
世界上少有像台湾这般
经济发达却同时生态极好的岛屿,
森林覆盖率高达50%。
中央山脉拦截太平洋的水汽,
形成丰富降雨,雨水汇集溪流,
顺山势流下,润泽繁茂的植被。
▲十分瀑布 台湾宽度最大的瀑布,北部热门景点 Photo © 齐柏林
小学课本里的日月潭,
藏于南投山涧,台湾第一大湖。

中部南投的「忘忧森林」,
一处诞生于地震的美丽秘境。

曾因破坏自然生态,
台湾也遭受过惨痛教训:
台湾生态环境一度遭到严重毁坏,
尤其是日本殖民时期和国民党退据台湾早期,
为了制造樟脑,180万株古樟树砍伐殆尽;
为了出口鹿皮,岛上野生梅花鹿全部灭绝;
为了发展工业,53%河流被废水污染
......

人类的重重虐待下,大地反扑,
台湾的洪灾从历史上的每20年一次,
逐渐演变为10年、5年、2年、1年一次…
台湾人逐渐醒悟,
建立起了95座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如今,一个郁郁葱葱的美丽小岛又复活了。

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
台湾人的生存空间狭小,
幸好拥有辽阔的太平洋。

台湾除了本岛,还有80多个附属离岛,
它们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太平洋海面。
▲按《台湾地区综合开发计划》的标准将离岛分三级:离岛一级为兰屿、安吉、绿岛等,离岛二级为吉贝、望安、龟山、虎井等,离岛三级为马公、湖西等。
东海岸刚烈,多荒蛮崎岖的断崖;
西海岸温柔,多沙滩泻湖而平缓;
北海岸热燥,多火山而适宜远眺;
南海岸明媚,多珊瑚礁适宜潜水。



电影《练习曲》《海角七号》
掀起了台湾环岛骑行的热潮,
唤醒了又一代年轻人。
从台北,一路骑到最南端的垦丁、恒春,
去参加每年4月的春天呐喊音乐节,
呐喊着自己的青春、爱与伤……

台湾,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山、河、海、岛
最终是人类塑造了台湾。
那么,究竟谁是台湾人?

台湾人主要有三个族群:
本省人、外省人、原住民。

台湾历史400年,
3大族群、4次移民
塑造了今天的台湾社会。
最早是原住民:
他们也曾横渡太平洋,四海漂泊,
与菲律宾、马来西亚、马达加斯加、新西兰
等太平洋岛民有血缘近亲。

本省人是郑成功的后裔,
主要是福建闽南人、广东客家人。
1624年,荷兰人和西班牙人
将中国台湾拽进世界史,发展海上贸易。
38年后,福建人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人,
大量闽南老乡、客家人追随他三次移民台湾,
占据最肥沃的沿海平原,拓垦耕种,
成为今日2000万「本省人」。

《人与土地》
台湾摄影之父©阮义忠

国民党退据台湾,外省人来了
甲午战争后,日本殖民台湾50年。
1949年,国民党150万人败退台湾,
台湾迎来第四次移民潮,人口激增至600万。
外省人将大陆各省的文化习俗带入台湾,
使台湾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熔炉。
《1950年的蒋中正》
美国摄影记者© John Dominis
▲到1987年戒严结束,台湾经历了40年白色恐怖。
《正方形的乡愁》
台湾摄影之父©阮义忠

外省人军属家眷的800多个村落,
形成了独特的台湾眷村文化。
邓丽君、郭台铭、李安、白先勇、侯孝贤、林青霞、张艾嘉等名人来出身眷村。
▲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真人秀中,大小S学爷爷讲山东话,范晓萱说自己祖籍湖北。

—— 龙应台《大江大海》

台湾,我的故乡在远方
三大族群的命运沉浮,
塑造了台湾的城乡格局。
台湾有鲜明的南北差异:
外省人多在台北,都是讲台普的「高富帅」;
本省人多在南部,讲闽南客家话的「乡土台客」;
原住民多在东部,说着大家都听不懂的话。
—— 这是台湾人常爱自我调侃的话题。

台湾北部,最繁华的都会圈
今天的台北并不以颜值取胜,
大陆人说它像北上广的城乡结合部,
台湾人也感慨「北京好多101大厦啊!」
但台湾综艺之父王伟忠说:
北京好看不好玩,台北好玩不好看。
言外之意:台北生活舒服。
▲台北101大厦 台北地质松软、台风地震频发,不适宜建超高大楼。高达508米的台北101已是工程界一大突破。 Photo ©vcg
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馆、中山纪念馆、阳明山……这些都是大陆游客最惦记的必游景点。

一张台北地图 = 浓缩的「中国」
香港的路名很殖民,台湾的路名很爱国。
在台北街道名字里读懂中国式「乡愁」,
你能否在台北地图上找到家乡?

台湾南部,才是台湾最早的记忆
台湾400年,台南当了263年省会,
台南、高雄、屏东、嘉义……
历史最悠久、遗迹最多、民俗最老、
小吃最地道、人情味也最浓厚。
热播剧《想见你》拍遍了台南的古早味!

高雄,台湾第二大城市
以港口身份见证了台湾经济起飞,
同时也保留着最「传统」的一面。

▲高雄莲池潭龙虎塔 Photo © rkrkrk
中西部,一派农田稻香
一望无垠的平原,土地肥沃,
闽南先民最早择居台中,精耕细作,
贡献了台湾引以为傲的稻米、蔗糖、高山茶。
罗大佑唱的《鹿港小镇》就在彰化,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可有归来?


东部,台湾人心目中的「净土」
宜兰、花莲、台东,
人口稀少而风景迷人。
原住民退居山林,枕在太平洋的海浪上,
把悲亢、隐忍、感伤都唱成了歌,
从卑南山岭唱到兰屿海岸,
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海洋蓝调。
「我们现在已经都回来,
为了山谷里的大合唱……」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新周刊》曾在一期封面上印出这行字: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这是来自大陆的慷慨赞美与真诚问候。

▲台北桥匝道 台湾2300多万人,机车数量超过1500万辆,密度世界第1。机车见证着台湾经济的兴衰。Photo © rkrkrk
2019年台湾GDP总量被福建省反超,
小岛一片哗然!
但人均GDP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港澳。

花衬衣+刺青+金链子+歪头嚼槟榔,
打打杀杀的台湾黑帮形象,
一度成为华人圈复古时尚。
▲《艋舺》讲的就是1980年代末一段台湾黑帮往事。台北的龙山寺、艋舺、西门町就如同香港的深水埗、旺角,都是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

人情味,成为台湾旅游搜索率最高的一个词。
咖啡馆+民宿+文创,轻易俘获游客心;
每一件伴手礼,都藏着细腻巧思;
每一所民宿背后,都有一户善良主人;
每一间咖啡馆,都藏着一个归乡青年的小梦想。
▲日本摄影师川岛小鸟作品集《明星》,拍出了最台湾的人情味。
热闹的夜市小吃,
Q弹的珍珠奶茶,也是嗲嗲的~

也有一种批评声音:
小确幸让台湾没有未来。
😂 台湾人也表示无奈:
「我们的小确幸是被逼的!」
经济停滞,无力追求大格局、大确幸,
年轻人又跨不出台湾,只能躲在咖啡店,
服下一粒「自以为幸福」的催眠药。
但其实,小确幸也创造价值,
台湾把「萌+人情经济」发挥到了极致。
▲2002年台湾启动文创战略,2018年文创企业达64401家,产值突破万亿新台币,占GDP5%以上,带动就业60万人,成为台湾经济生力军。大陆人做文创、开民宿、咖啡馆,必先到台湾取经。
台湾,确实存留着一张很传统的中国脸,
它是竖版书、繁体字,是温良恭俭让,
是24小时不打烊的诚品书店。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台湾人」
注:图集所示部分人物为在台湾生活过
其人生经历与台湾关联较大,并非土生土长
台湾,我的美丽与哀愁


史学家许倬云写《台湾四百年》,
这是一位髦耋老人对海峡两岸未来的忧思与期盼,他在书中反复提到一个词:理解。
今天,祖国宝岛台湾
又处于一个历史十字路口,
国际局势复杂,两岸关系紧张。
不谈论军事政治,
若这些文图能带你远眺一下美丽岛,
想起一杯茶、一首歌、一个人,或已足够。

台湾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相逢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