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新书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两岸关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
新书发布会会场 (摄/黄杨)
华夏经纬网12月16日讯:为探寻两岸关系发展规律性特征,坚定踏实地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两岸关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新书发布会于12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所高校与涉台研究机构,逾百位台湾研究相关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出席。会议由九州出版社、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一书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孙亚夫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等合著。
在上午的研讨会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主任谢郁、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担任研讨会召集人。包括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存毅、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维一、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林冈、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王升、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国深、上海社科院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在内的诸多学者纷纷就过去40年两岸关系的发展与两岸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对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做出评估和展望。他们认为两岸关系当下处于新的历史高度和历史起点,涉台研究学者要把握好发展的机遇期,在和平发展与融合发展的理论上做出更多探索,在两岸关系发展的路径上推进国家统一。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讲座教授 孙亚夫
下午两点,九州出版社社长张黎宏研究员主持召开《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新书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本书作者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孙亚夫教授回顾了《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的撰写过程与自己的对台工作经验,指出该书表达了学者坚持“一中原则”的政治立场,体现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高度,表达了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的使命感。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 张彦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致辞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厦门大学将继续强化“国家队”意识,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学科优势,紧密结合形势变化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努力拿出更有份量、更有质量的成果;将更加主动地建言献策,针对应对涉台具体问题和制定对台工作策略等积极开展研究思考,在中央和地方的对台工作中提出更多的厦大方案、发出更多的厦大声音;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作出更多努力,为祖国统一奠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周志怀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一书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为引领,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为导向,精辟阐述了大陆的对台政策,全方位总结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 杨毅周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在发言中强调,全国台联的实践工作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广大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尊重台湾同胞、关爱台湾同胞、团结台湾同胞、依靠台湾同胞,全心全意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 林冈
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林冈教授从学理角度出发,认为台湾问题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案例,可以让学者更好地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通过特殊性的深度研究丰富普遍性的内涵,从而对整个学科建设进行共性把握。

孙亚夫教授与张黎宏研究员代表作者和出版社向在场领导致赠图书
会议最后,李鹏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感谢各位领导与学者的莅临以及对《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一书的建议,肯定了九州出版社在著作出版上的高效务实,相信这本书的成功能够鼓舞大家更多地进行学科交叉的合作研究。
据了解《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一书通过对40年来两岸关系演进过程系统化的梳理,深入分析了两岸交往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对新时期两岸发展的路径做出了战略性的研究,有利于读者客观、辩证地看待两岸关系,全面、深入地洞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要解决的问题,坚定、踏实地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作为第一本全面系统论述1979年至2019年两岸关系的作品,此书可谓反映这一时期两岸关系历程的“百科全书”。